​品牌效应对于消费者的影响——2019亚马逊消费者购物行为分析报告

呆萌的欧尼酱  · 2023/07/06

在《2019亚马逊消费者购物行为分析报告》系列文章中,我们已经分析过了亚马逊的消费主力人群和这些人的购物方式,以及亚马逊卖家投放的站内外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品牌效应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力。

    在《2019亚马逊消费者购物行为分析报告》系列文章中,我们已经分析过了亚马逊的消费主力人群和这些人的购物方式,以及亚马逊卖家投放的站内外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品牌效应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力。


​品牌效应对于消费者的影响——2019亚马逊消费者购物行为分析报告


    前不久杭州亚马逊全球卖家高峰论坛上公布了一份《2019年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出口跨境品牌百强报告》,这份报告带我们看到了近些年在亚马逊上,中国最优秀的百强品牌和企业,同时亚马逊全球开店也希望通过对百强品牌榜单的解读,为中国的出海企业和品牌提供经验与借鉴方向。


    在《2019亚马逊消费者购物行为分析报告》的调查数据中显示,在亚马逊上,有将近59%的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会将品牌名称作为一个重要的购买条件,41%的消费者对于亚马逊上的品牌数量感到非常的满意,亚马逊上的产品种类以及品牌越来越齐全离不开亚马逊对产品选择多样化的承诺,它不仅邀请致命的品牌在亚马逊上销售产品,同时也邀请了想要销售独家产品的品牌制造商入驻。


    因此,那些频繁在亚马逊上购物的消费者总是会去亚马逊搜索特定的品牌及产品,而能为他们提供便捷、优质的购物体验的品牌,无疑是最能把握客户忠诚度的。卖家们应该都清楚,自己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来自于同类目产品的卖家,有时候更大的压力其实是来自亚马逊自营。


    2000名受访者在被问及是否知道亚马逊拥有自己的品牌时,60%的人都表示知道,此外我们还发现,网购越频繁的人会越早意识到亚马逊拥有自己的自营品牌。有调查显示,在几乎每天都会进行网购的消费人群里,86%的人都知道亚马逊自营,而在几个月才网购一次的消费人群里,只有39%的人知道。


    知道亚马逊拥有自营品牌的人里,大约有60%的消费者购买过亚马逊品牌的产品,令人惊讶的是,几乎所有人(99%)都表示,他们对自己所购买的亚马逊品牌产品的质量感到非常满意。


    除此之外,58%的Prime会员对于他们所订购的亚马逊品牌产品的质量也十分的满意,这也是Prime会员们一直以来保持对亚马逊极高忠诚度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了要面对来自亚马逊自营的压迫,品牌卖家们还要随时面临假冒伪劣产品的“栽赃”,在过去的2018年里,亚马逊采取了不少的手段试图遏制平台上的假冒产品,当问及到受访者是否担心过在亚马逊上买到假冒产品时,回答两极分化格外严重,48%的人表示十分担心,而52%的人则表示压根一点也不担心。


    对于假冒产品,亚马逊的态度非常明确,零容忍,甚至推出了“Project Zero”计划来加大对假冒产品的打击力度,“Project Zero”计划利用技术和机器学习帮助检测品牌产品的仿冒品,通过自动扫描亚马逊商店并主动清除可疑的假冒产品,以及为品牌提供自助防伪工具,帮助品牌卖家监控假冒商品的上市情况。


    年轻且购物频率更高的消费者,他们要比年长的消费者更重视在亚马逊是否会购买到假冒品,尤其是购物频率高的消费人群,对这一点的重视程度也更高,18-21岁的年轻消费者中,有36%的人表示十分担心自己会买到假冒品,而在60-69岁的消费者中,只有10%的人会比较担心自己买到假冒品,对于几乎每天都会网购的消费者来说,超过62%的人都表示自己非常担心买到假货。


    风险越大,顾虑越大,由此也能看出,年轻的消费者会更注重品牌效应,而年长一些的消费者并不热衷追求品牌。现在中国卖家的品牌意识在不断加强,零售行业也从最初的空间竞争逐渐演变为现在的流量竞争,目前大卖场和大品牌都在迅速的崛起,全球的品牌都在转型,亚马逊全球开店为了帮助中国卖家更好的建立和打造自己的品牌,更是推出了“品牌+”计划,为中国卖家和企业提供有针对性、定制化、全方位的品牌保护以及创新的互联网产品和工具,满足品牌在各个发展阶段的需求,全方位地帮助中国企业树立国际品牌,这股势头,品牌卖家们一定要好好把握住。


    本篇文章为《2019亚马逊消费者购物行为分析报告》第四章节,下一章将为大家带来亚马逊假日旺季分析及报告总结,敬请期待哟~填写问卷即可免费获取《2019亚马逊消费者购物行为分析报告》原版英文文档。


+1
4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登录后才能参与讨论哦...
后参与讨论
提交评论 0/1000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

评论区

下一篇

外媒报道称,eBay近日发现一起新的黑客欺诈行为,据悉,这一行为早在2019年1月就有发生,直到2019年7月一名买家要求退款时才被发现。

2023/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