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 柔性生产渐成趋势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一大批中国制造的产品走入世界消费者的生活。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一大批中国制造的产品走入世界消费者的生活。根据官方数据统计,2018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9%,今年1月至9月增速滑落至5.4%,其中制造业增速为2.5%。
    “如果扣除当期的物价指数,其实制造业是负增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近日在2019北京腾讯经济年会期间对上述数据作出这样的评价。虽然增长趋缓,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现阶段依旧无法回避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既存份额。
    记者通过查阅近年来的中国经济年鉴获悉,2014年至2018年制造业增加值对当年GDP的贡献比例维持在30%左右,制造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性显著,在对外贸易、人才就业、国内基建投资等重要经济领域依旧举足轻重。
    “当前及未来较长一个时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制造业增长保持基本稳定和平缓变动的前提下,以提质增效为发展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比如,当下汽车产业向智能化和网联化转型就是调整的重点。
    ”国内一著名汽车生产商公关品牌部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采访时说。2016年中国开始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制造业发展随之进入换挡期。也就是以此为契机,制造业领域更重视“智”了。
    一时间,在中国制造业中“智能化”成为宠儿。该负责人透露,以汽车制造产业为例,从2015年起至今,中国几个本土汽车厂商都相继涌入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同时由于资本界的催化,一批新能源动力智能汽车新秀也纷纷加入其中。
    不仅如此,为了适应消费端互联网化程度的日益提升,生产制造的许多传统环节也随之进行换代升级。中国制造业面临转型已成为共识。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副主任邢怀滨近日在第十八届中国经济论坛上表示,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科技基础的落后,包括基础的零部件、技术、材料和高端装备等;二是全球竞争更加激烈、严峻,前有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对高端前沿技术的封堵,后有新兴发展中国家的赶超;三是国家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有待进一步优化,特别是高端科技创新资源。
    业界有观点认为,上述的第一点直接导致很多制造业产品附加值难以提升。记者通过一些国内外资料看到,近年来,中国企业虽然在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整体存货周转率较低、技术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在制造业领域的R&D投入强度与很多工业化强国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这也直接导致长期以来在全球产业链中中国产品的附加值增长动力不足、定价环节不利等缺陷。结合中国发展实际不难看出,制造业一直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这个幅员辽阔、经济门类多样、人口众多的国家,今后制造业部门依然不可或缺,更不能走脱实向虚的单一发展路线。
    那么,制造业领域的转型该如何走?有学者认为,一方面要依托世界范围内科技和产业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更要探索出自己的转型路径。例如,台湾企业家曾提出的“微笑曲线”(Smile Curve)理论认为,曲线左右两侧附加价值高,利润空间大;而曲线中间弧底位置的加工、组装、制造等,技术含量不高,附加价值也低。
    一时间,中国内地企业往往把重心过于放在研发、品牌等环节,而忽视了中间环节。事实上,提高中部环节的管理水平和精益化是制造业整体提升的关键。国务院参事汤敏曾指出,未来,中国以大批量生产、低成本取胜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外迁到东南亚的趋势无法阻挡,这迫使中国制造业企业向小批量、定制化的柔性制造生产转变。
    这一观点也得到东莞一电子设备制造企业的认同。记者获悉,柔性化生产能够实现生产线在大批量生产和小批量生产之间的任意切换。在市场需求不确定的环境下,厂商往往希望通过小批量订货来试产试销,直到测试出市场的真实需求,才开始大批量连续订货。
    当前不论是轻工业制造还是电子机械行业,制造业的柔性化正在加速。此外,记者在采访中也观察到,近年来在中国发展如火如荼的互联网电商平台也加速催化了制造业的精益化。
    例如,优质电商平台将消费者个性化及多样化的需求传递给制造企业,通过数据分析以更好指导企业实现柔性生产。
请回复有价值的信息,无意义的评论将很快被删除,账号将被禁止发言。